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三年级化学必学二高考考试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可以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容易见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2.知道元素电离能的意思,并可以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肯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知道其简单应用。
4.知道电负性的定义,了解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核心考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肯定一样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
D.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A中1s2结构的He,1s22s2结构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未必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肯定相似。D项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能是第ⅠA族元素,过渡元素中也有不少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未必相似。
C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中学化学原子结构的重点内容,也是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原子轨能级是决定核外电子排布和构型的要紧原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而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周期性变化又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元素周期律,反映元素周期律的元素排布称元素周期表。
考试知识点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依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讲解其物理性质。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种类σ键和π键,可以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知道简单配合物的成键状况。
4.知道原子晶体的特点,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意思,可以用金属键理论讲解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知道杂化轨道理论及容易见到的杂化轨道种类,可以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容易见到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核心考点1 杂化轨道理论及容易见到的杂化轨道种类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末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C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H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选A。在乙烯分子中,每一个碳原子的2s轨道与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其中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氢原子的1s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C—H σ键,另外1个sp2杂化轨道形成C—C σ键。
2个碳原子未杂化的2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1个π键。
《高考考试考试大纲》明确需要:知道杂化轨道理论及容易见到的杂化轨道种类,可以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容易见到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考试中对杂化轨道理论常识的考查也在不断加大,对元素原子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的判断主要采取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总结记忆法。
考试知识点3 分子间用途力与物质的性质
1.知道化学键和分子间用途力有什么区别。
2.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用途力有什么区别。
核心考点1 化学键与晶体种类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种类也相同的是
A.SiO2和S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选B。SiO2是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SO2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A错;CO2和H2O均为共价键,而且是分子晶体,B对;NaCl是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HCl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C错;CCl4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KCl是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D错。
《高考考试考试大纲》明确需要: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用途力有什么区别。高考考试命题主要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定义,同时隐含着考查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及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入门知识的学会状况及入门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
核心考点2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
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与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iO、FeO的晶体结构种类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
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镍与镧形成的合金是一种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①该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种类是 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种类是______________,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
②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_______________;
③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1)借助能量低原理等可知28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84s2。(2)借助Ni2+与Fe2+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可知NiO的晶格能大于FeO的,故熔点:NiO>FeO。(3)借助信息知可类比NaCl的配位数可知NiO晶胞中Ni与O的配位数均为6。(4)由“均摊法”知每一个晶胞中含有:一个La(8×1/8)、五个Ni(1+8×1/2),故该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5)①在该结构中,碳氮双键中其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氮镍之间的键是由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Ni提供空轨道形成的配位键。②因为氧的电负性强,因此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形成共价键外,还可以形成氢键。③该结构中-CH3中的碳原子是sp3杂化、用于形成C=N的碳原子是sp2杂化。
1s22s22p63s23p63d84s2 > 6 6LaNi5
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配位键;②氢键; ③sp2、sp3
“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侧重于帮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要紧意义和基本办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升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